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戊戌1958春,樱花才放,倏尔将阑,独步校园,偶成两阕 其一
近现代:喻蘅
似锦如荼雪满枝。八重浅澹绰冰姿。倾囊合贮冶春词。
浣溪沙·示礨空
近现代:袁思亮
天遣多情不自持。廿年愁病负芳时。东风赢得鬓丝丝。
浣溪沙(雨中荷花)
宋代:沈瀛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六
清代:王时翔
拨翠山光浸碧涛。琳宫移步凤尖劳。暮归红烛照吟毫。
画舫春游人更懒,绣帏浓睡日常高。隔帘休把绮琴操。
浣溪沙 有客为王校书索赠漫题二阕其字浣若为调浣溪纱其名西也以西字为韵 其四
清代:尤侗
闻道王娘旧姓西,采莲重出若耶溪。淡妆羞学捧心啼。
春水锦帆娇白纻,秋风香径印红泥。昵郎子夜醉乌栖。
浣溪沙
碧玉刘家窈窕娘。能歌不怕断人肠。惯抛风月与评量。
浣溪沙(别恨)
宋代:郑域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七
玉藕丝长未上梭。文鸳欲织又蹉跎。最无聊处看横波。
人到淡黄方艳极,天交新绿得春多。薄衾凉簟奈愁何。
浣溪沙 其五
家住阊门西复西,凤凰桥上夜乌啼。绿杨巷曲画帘低。
宛转腰身飞乳燕,聪明性格点灵犀。粉墙拂袖待留题。
清代:冯煦
一角西楼尽日阴。湿云如梦上青琴。薄寒时候厌登临。
单舸来时前渡暝,细禽啼处落花深。伤春伤别又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