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涧上昌甫有词)
宋代:韩淲
浣溪沙
近现代:袁思亮
一曲伊凉唱未终。何因懊恼损情悰。拂衣归去太匆匆。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八
清代:王时翔
一剪轻风一片霞。玉钩新月画帘斜。柳条纤软不胜鸦。
暧褪锦衾微见雪,香霏绡幔欲笼花。可怜春梦落天涯。
浣溪沙 清明悼亡二首 其六
清代:尤侗
陌上家家挂纸钱,东风客舍泪潸然。难携杯酒滴重泉。
朱户几人同插柳,青山何事尚含烟。江南梦绕断肠天。
浣溪沙(至日带湖)
浣溪沙 花下徘徊,悄然得句
清代:萧恒贞
检点嫣红瘦几分。悄扶秋梦到栏根。不关蜂蝶也销魂。
西下夕阳东上月,等闲容易又黄昏。一般花影判凉温。
近现代:张珍怀
愁漾吟尊感岁华。人间底事费清嗟。有涯生逐智无涯。
浣溪沙 其一 夜合花
近现代:郑元昭
蓦地风香一缕来。幽寻徐步下庭阶。合棔花已两枝开。
浣溪沙 清明
清代:曹景芝
静掩妆楼不踏青。断肠时节是清明。又听墙外卖饧声。
杨柳有情常怨别,桃花命薄易飘零。依人燕子尚多情。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九
标格寒梅韵海棠。全身当得翠红乡。更饶一种是纤长。
画槛风丝飘瘦影,绣裙烟缕立斜阳。珠帘八尺限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