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江城子 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宋代:刘将孙
云涛白凤贺瑶池。仗葳蕤。路芳菲。十月温汤,赐浴卸罗衣。
半点檀心天一笑,琼奴弱,玉环肥。
风流谁合婿金闺。露将晞。雪争晖。贝阙珠宫,环佩月中归。
误杀洛滨狂子建,情脉脉,恨依依。
江城子·青青杨柳水边桥
宋代:石孝友
江城子·相逢执手也踟蹰
江城子·梅梅柳柳闹新晴
金朝:元好问
江城子(和子昂题水仙花卷)
江城子(和彦时兄)
宋代:王之道
江城子(追和东坡雪)
江城子 代作
宋代:高观国
绿丛篱菊点娇黄。过重阳。转愁伤。风急天高,归雁不成行。
此去郎边知近远,秋水阔,碧天长。
郎心如妾妾如郎。两离肠。一思量。春到春愁,秋色亦凄凉。
近得新词知怨妾,无处诉,泣兰房。
江城子
草堂潇洒淅江头。傍林丘。买扁舟。隔岸红尘,无路近沙鸥。
枕上有书尊有酒,身外事,更何求。
暮云归鸟仲宣楼。敝貂裘。为谁留。千古书生,那得尽封侯。
好在半山亭下路,闻未老,去来休。
江城子(和无言雪词)
宋代:葛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