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清真集》入“大石调”。双片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者,列为别格。
蓦山溪·青楼薄倖
宋代:李之仪
蓦山溪(渡江咏潮)
宋代:曹冠
蓦山溪(九日)
蓦山溪 听雨
明代:王夫之
閒抛数点,似洒无情泪。一晌悄无声,尽教疑、轻狂调戏。
山溪蓦度,更不许人猜,浑似醉,全无谓,滥簸银河水。
元云空腻,无力支天坠。荷盖小亭亭,应难留、得琉璃脆。
孤镫昏闪,瘦影未分明,愁不寐,情谁系,梦也心魂碎。
蓦山溪(和雪)
宋代:何梦桂
蓦山溪·楼横北固
宋代:张表臣
蓦山溪(三用韵)
蓦山溪 虎邱送春夜同顾伊人天石留宿山中次伊人韵
清代:陈维崧
风涛掀舞,鞺鞳何曾住。曛黑断人行,便箬帽、棕鞋难去。
堂堂春尽,含泪唱淋铃,莺花数,长亭路,注定今宵雨。
夜方踰午,投宿支公宇。禅榻不成眠,听墙外、晓钟将度。
飘红坠粉,何限寺门情,挑灯句,凭阑语,各有关心处。
蓦山溪 南涧山房作
朱扉碧槛,垒石支墙罅。曾记锁东风,谁轻到、小帘栊下。
如今世换,松鬣枉拿云,人去久,小楼空,园里梅俱嫁。
支颐太息,此意谁知者。眼底足悲欢,休骋望、秦台汉瓦。
梅风醒梦,何必诉兴衰,闲酌酒,细捶琴,自把高怀写。
蓦山溪•重九扫叶楼分韵,得笑字
近现代:陈匪石
危楼一角,层雉长淮绕。半亩故园荒,荡诗愁、辋川残稿。
登高作赋,裙屐过江多,萸佩紫,菊簪黄,料理成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