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清真集》入“大石调”。双片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者,列为别格。
蓦山溪 其五 九日
宋代:曹冠
佳辰荐九,吹帽霜风峭。画阁势崔嵬,遍危阑、翠峰缭绕。
茂林修竹,别是小壶天,烟霭淡,夕阳明,隐映溪光渺。
匣琴流水,休恨知音少。长啸对西风,觉志气、凌云缥缈。
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蓦山溪
清代:朱祖谋
轻帘四揭,得月前栊早。绕鬓聒饥蚊,小朦胧、园鸦催觉。
淙檐一雨,萝桁卷絺衣。新酒盏,短镫檠,料理成秋笑。
炎凉覆手,取次流光渺。不断故山心,被西风、年年吹老。
飞鸿将梦,一夕上高楼。携玉笛,问金茎,此意无人晓。
蓦山溪·金柔火老
宋代:李之仪
蓦山溪·神仙院宇
宋代:吕渭老
蓦山溪•冬柳
近现代:陈匪石
婆娑老柳,眼底长亭路。不见玉骢归,见西风、乱鸦无数。
关山万里,一片冻云横,憔悴损,旧时腰,漫忆临风舞。
宋代:石孝友
蓦山溪(西湖十咏·花港观鱼)
宋代:陈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