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仄韵四十五字。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等。
谒金门
清代:蒋春霖
春雨足。阑外半池新绿。风聚落红一簇。水摇楼影蹙。
江上征帆去速。鸂鶒飞来自浴。独下晶帘翻象局。昼长香篆促。
谒金门 大雨过栝苍桃花岭
清代:俞士彪
云羃羃。行到不知朝夕。电走雷轰天地坼。满山山鬼泣。
洞口桃花难觅。沙路斑斑虎迹。鸟也知人无气力。声声行不得。
谒金门(丁酉冬昌山渡)
宋代:赵师侠
谒金门(耽冈迓陆尉)
清代:杨芳灿
更漏转。独夜最难消遣。惆怅意中人不见。银河清且浅。
隐隐帘波斜卷。曲曲屏山不展。露湿秋星三四点。荧荧如泪眼。
谒金门 春思
清代:吴静闺
春心老。懒向花衙去考。功夫一半愁中了。睡情殊草草。
鸟泣春归咽早。春去如何去讨。啼音说与镜中人,打起相思稿。
清代:谈印梅
书不至。百里远于千里。念否有人门日倚。望迷云共水。
雨过月华如洗。照见数年心事。尝尽酸辛多少味。可能知此意。
清代:何光大
清代:蒋敦复
帘影悄。蓦地数声啼鸟。一枕恹恹新睡觉。海棠花瘦了。
三径落红谁扫。千里夕阳芳草。明日绿阴春已老。翠禽犹未晓。
谒金门 题徐电发枫江鱼父图
清代:沈皞日
晚潮急。江上泠风斜日。小艇芦花风瑟瑟。钓丝留锦帙。
自向金门出入。閒了旧时蓑笠。莫忆水天秋一色。抛竿还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