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数组
C 语言支持数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一个固定大小的相同类型元素的顺序集合。数组是用来存储一系列数据,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系列相同类型的变量。
数组的声明并不是声明一个个单独的变量,比如 number0、number1、...、number99,而是声明一个数组变量,比如 numbers,然后使用 numbers[0]、numbers[1]、...、numbers[99] 来代表一个个单独的变量。数组中的特定元素可以通过索引访问。
所有的数组都是由连续的内存位置组成。最低的地址对应第一个元素,最高的地址对应最后一个元素。

声明数组
在 C 中要声明一个数组,需要指定元素的类型和元素的数量,如下所示:
type arrayName [ arraySize ];
这叫做一维数组。arraySize 必须是一个大于零的整数常量,type 可以是任意有效的 C 数据类型。例如,要声明一个类型为 double 的包含 10 个元素的数组 balance,声明语句如下:
double balance[10];
现在 balance 是一个可用的数组,可以容纳 10 个类型为 double 的数字。
初始化数组
在 C 中,您可以逐个初始化数组,也可以使用一个初始化语句,如下所示:
double balance[5] = {1000.0, 2.0, 3.4, 7.0, 50.0};
大括号 { } 之间的值的数目不能大于在数组声明时在方括号 [ ] 中指定的元素数目。
如果您省略掉了数组的大小,数组的大小则为初始化时元素的个数。因此,如果:
double balance[] = {1000.0, 2.0, 3.4, 7.0, 50.0};
您将创建一个数组,它与前一个实例中所创建的数组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是一个为数组中某个元素赋值的实例:
balance[4] = 50.0;
上述的语句把数组中第五个元素的值赋为 50.0。所有的数组都是以 0 作为它们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也被称为基索引,数组的最后一个索引是数组的总大小减去 1。以下是上面所讨论的数组的的图形表示:

访问数组元素
数组元素可以通过数组名称加索引进行访问。元素的索引是放在方括号内,跟在数组名称的后边。例如:
double salary = balance[9];
上面的语句将把数组中第 10 个元素的值赋给 salary 变量。下面的实例使用了上述的三个概念,即,声明数组、数组赋值、访问数组:
实例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Element[0] = 100 Element[1] = 101 Element[2] = 102 Element[3] = 103 Element[4] = 104 Element[5] = 105 Element[6] = 106 Element[7] = 107 Element[8] = 108 Element[9] = 109
C 中数组详解
在 C 中,数组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了解更多有关数组的细节。下面列出了 C 程序员必须清楚的一些与数组相关的重要概念:
| 概念 | 描述 |
|---|---|
| 多维数组 | C 支持多维数组。多维数组最简单的形式是二维数组。 |
| 传递数组给函数 | 您可以通过指定不带索引的数组名称来给函数传递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 |
| 从函数返回数组 | C 允许从函数返回数组。 |
| 指向数组的指针 | 您可以通过指定不带索引的数组名称来生成一个指向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指针。 |

文人墨客
指针与数组名的区别
指针:也是一个变量,存储的数据是地址。
数组名:代表的是该数组最开始的一个元素的地址。
区别:指针是一个变量,可以进行数值运算。数组名不是变量,不可以进行数值运算。
文人墨客
对于数组的初始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值,当 { } 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给前面部分元素赋值。例如:
int a[10]={12, 19, 22 , 993, 344};表示只给 a[0]~a[4] 5 个元素赋值,而后面 5 个元素自动初始化为 0。
当赋值的元素少于数组总体元素的时候,不同类型剩余的元素自动初始化值说明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形式将数组的所有元素初始化为 0:
int nums[10] = {0}; char str[10] = {0}; float scores[10] = {0.0};由于剩余的元素会自动初始化为 0,所以只需要给第 0 个元素赋值为 0 即可。
2) 只能给元素逐个赋值,不能给数组整体赋值。例如给 10 个元素全部赋值为 1,只能写作:
int a[10] = {1, 1, 1, 1, 1, 1, 1, 1, 1, 1};而不能写作:
文人墨客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2] = {1,2}; printf("a = %d\n",a[0]); printf("*(a+0) = %d\n",*(a + 0)); printf("a[1] = %d\n",a[1]); printf("*a = %d\n",*a); printf("*(a+1) = %d\n",*(a + 1)); printf("\n"); printf("a 的地址:%p\n",a); printf("(a+0)的地址:%p\n",(a + 0)); printf("(a+1)的地址:%p\n",(a + 1)); // %p 读入一个指针 printf("\n"); return 0; }输出结果:
事实上 a[0] 、a[1]...a[i] 代表的都是值,a、(a+0)、(a+1)、(a+i) 代表的是地址;另外这里的 a 代表整个数组的首地址,相当于 a[0] 的地址,而这里 (a+1) 就代表的是 a[0+1] 的地址。
正如文章中提到的:所有的数组都是由连续的内存位置组成。最低的地址对应第一个元素,最高的地址对应最后一个元素,即是说 (a+i) 就代表的是 a[0+i] 的地址。
文人墨客
数组是一种一次申请多个变量的方法,数组的使用让我们可以在程序中保留多个变量的值,进行处理,例如给定n个学生的成绩,要求有多少学生超过了平均分,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导如输入输出头文件 int main(){ //主函数 int cj[100]={0};//定义数组 int n; int count=0;//定义计数器,统计有多少人达到平均分 scanf("%d",&n); int i=0; //读入数据 for(i=0;i<n;i++){ scanf("%d",&cj[i]); } //对数据进行求和 double sum=0; for(i=0;i<n;i++){ sum+=cj[i]; } //求平均分 double arg=sum/n; //判断有多少人达到平均分; for(i=0;i<n;i++){ if(cj[i]>arg){ count++; } } //输出平均分和人数 printf("平均分为:%0.2f\n超过平均分的人有:%d个\n",arg,count); return 0; }文人墨客
一个小知识点:
在我们没有明确数组的元素个数时,在程序中想知道数组单元个数可以使用 sizeof(a)/sizeof(a[0]), sizeof(a) 是得到数组 a 的大小,sizeof(a[0]) 是得到数组 a 中单个元素的大小(因此可以不必要是a[0],a[i]都行),eg:
#include<stdio.h> int main(int argc,char *grgv[]) { int a[]={1,2,3,4,5}; int b; b=sizeof(a)/sizeof(a[0]); printf("数组元素个数为:%d",b); return 0; }文人墨客
指针与数组的区别
字符数组:
字符串指针:
得出结论字符数组的 首地址可以用 arrgs ,&arrgs,来表示并且它们相等,
但是指针&str和str是不同的,当遇到字符串指针时候要注意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