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换行符‘\n’和回车符‘\r’
(1)换行符就是另起一行 --- '\n' 10 换行(newline)
(2)回车符就是回到一行的开头 --- '\r' 13 回车(return)
所以我们平时编写文件的回车符应该确切来说叫做回车换行符
CR: 回车(Carriage Return) \rLF: 换行(Line Feed) \n
二、应用:
(1)在微软的MS-DOS和Windows中,使用“回车CR('\r')”和“换行LF('\n')”两个字符作为换行符;
(2)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 回车+换行(CR+LF),即“\r\n”;
(3)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 换行LF,即“\n”;
(4)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 回车CR 即'\r'。
Mac OS 9 以及之前的系统的换行符是 CR,从 Mac OS X (后来改名为“OS X”)开始的换行符是 LF即‘\n',和Unix/Linux统一了。
三、影响:
(1)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
(2)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3)Linux保存的文件在windows上用记事本看的话会出现黑点。
四、可以相互转换:
在linux下,命令unix2dos 是把linux文件格式转换成windows文件格式,命令dos2unix 是把windows格式转换成linux文件格式。
在不同平台间使用FTP软件传送文件时, 在ascii文本模式传输模式下, 一些FTP客户端程序会自动对换行格式进行转换. 经过这种传输的文件字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不想ftp修改原文件, 可以使用bin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文本。
一个程序在windows上运行就生成CR/LF换行格式的文本文件,而在Linux上运行就生成LF格式换行的文本文件。
gets函数原型:char*gets(char*buffer);//读取字符到数组:gets(str);str为数组名。
gets函数功能:从键盘上输入字符,直至接受到换行符或EOF时停止,并将读取的结果存放在buffer指针所指向的字符数组中。
读取的换行符被转换为null值,做为字符数组的最后一个字符,来结束字符串。
注意:gets函数由于没有指定输入字符大小,所以会无限读取,一旦输入的字符大于数组长度,就会发生内存越界,
从而造成程序崩溃或其他数据的错误。
fgets函数原型:char *fgets(char *s, int n, FILE *stream);//我们平时可以这么使用:fgets(str, sizeof(str), stdin);
其中str为数组首地址,sizeof(str)为数组大小,stdin表示我们从键盘输入数据。
fgets函数功能:从文件指针stream中读取字符,存到以s为起始地址的空间里,直到读完N-1个字符,或者读完一行。
注意:调用fgets函数时,最多只能读入n-1个字符。读入结束后,系统将自动在最后加'\0',并以str作为函数值返回。
借用教程实例,我把char str[100] 改为 char str[5]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char str[5]; printf( "Enter a value :"); gets( str ); printf( "\nYou entered: "); puts( str ); return 0; }
如果输入123(长度小于5)结果为:
Enter a value :123 You entered: 123
如果输入123456789(长度大于5)结果为:
Enter a value :123456789 You entered: 123456789
虽然正常显示了,但是系统提示程序崩溃了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char str[5]; printf( "Enter a value :"); fgets( str,5,stdin ); //fgets()函数; printf( "\nYou entered: "); puts( str ); return 0; }
linux系统下需要这样编译:不支持 gets 与 puts, 需要用 fgets 和 fputs。
将以下代码放到 test.c 文件: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c[100]; printf("Enter a value:"); fgets( c,100,stdin ); printf("\nyou entered:"); fputs( c,stdout ); return 0; }
编译执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 gcc test.c # ./a.out Enter a value:facesho you entered:facesho
typedef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复杂的声明定义一个新的简单的别名。用在回调函数中特别好用:
1. 原声明:int *(*a[5])(int, char*);
在这里,变量名为 a,直接用一个新别名 pFun 替换 a 就可以了:
typedef int *(*pFun)(int, char*);
于是,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pFun a[5];
2. 原声明:void (*b[10]) (void (*)());
这里,变量名为 b,先替换右边部分括号里的,pFunParam 为别名一:
typedef void (*pFunParam)();
再替换左边的变量 b,pFunx 为别名二:
typedef void (*pFunx)(pFunParam);
pFunx b[10];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由 typedef 定义的函数 pFun,为一个新的类型,所以这个新的类型可以像 int 一样定义变量,于是,pFun a[5]; 就定义了 int *(*a[5])(int, char*);
所以我们可以用来定义回调函数,特别好用。
另外,也要注意,typedef 在语法上是一个存储类的关键字(如 auto、extern、mutable、static、register 等一样),虽然它并不真正影响对象的存储特性,如:
typedef static int INT2; // 不可行
编译将失败,会提示“指定了一个以上的存储类”。
用 typedef 为数组去别名:
typedef int A[6];
表示用 A 代替 int [6]。
即:A a; 等于 int a[6];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1539C 输入 & 输出
Windows、Unix、Mac不同操作系统的换行问题 回车符\r和换行符\n
一、概念:
换行符‘\n’和回车符‘\r’
(1)换行符就是另起一行 --- '\n' 10 换行(newline)
(2)回车符就是回到一行的开头 --- '\r' 13 回车(return)
所以我们平时编写文件的回车符应该确切来说叫做回车换行符
CR: 回车(Carriage Return) \rLF: 换行(Line Feed) \n
二、应用:
(1)在微软的MS-DOS和Windows中,使用“回车CR('\r')”和“换行LF('\n')”两个字符作为换行符;
(2)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 回车+换行(CR+LF),即“\r\n”;
(3)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 换行LF,即“\n”;
(4)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 回车CR 即'\r'。
Mac OS 9 以及之前的系统的换行符是 CR,从 Mac OS X (后来改名为“OS X”)开始的换行符是 LF即‘\n',和Unix/Linux统一了。
三、影响:
(1)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
(2)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3)Linux保存的文件在windows上用记事本看的话会出现黑点。
四、可以相互转换:
在linux下,命令unix2dos 是把linux文件格式转换成windows文件格式,命令dos2unix 是把windows格式转换成linux文件格式。
在不同平台间使用FTP软件传送文件时, 在ascii文本模式传输模式下, 一些FTP客户端程序会自动对换行格式进行转换. 经过这种传输的文件字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不想ftp修改原文件, 可以使用bin模式(二进制模式)传输文本。
一个程序在windows上运行就生成CR/LF换行格式的文本文件,而在Linux上运行就生成LF格式换行的文本文件。
1538C 输入 & 输出
gets()与fgets()
gets()
gets函数原型:char*gets(char*buffer);//读取字符到数组:gets(str);str为数组名。
gets函数功能:从键盘上输入字符,直至接受到换行符或EOF时停止,并将读取的结果存放在buffer指针所指向的字符数组中。
读取的换行符被转换为null值,做为字符数组的最后一个字符,来结束字符串。
注意:gets函数由于没有指定输入字符大小,所以会无限读取,一旦输入的字符大于数组长度,就会发生内存越界,
从而造成程序崩溃或其他数据的错误。
fgets()
fgets函数原型:char *fgets(char *s, int n, FILE *stream);//我们平时可以这么使用:fgets(str, sizeof(str), stdin);
其中str为数组首地址,sizeof(str)为数组大小,stdin表示我们从键盘输入数据。
fgets函数功能:从文件指针stream中读取字符,存到以s为起始地址的空间里,直到读完N-1个字符,或者读完一行。
注意:调用fgets函数时,最多只能读入n-1个字符。读入结束后,系统将自动在最后加'\0',并以str作为函数值返回。
借用教程实例,我把char str[100] 改为 char str[5]
如果输入123(长度小于5)结果为:
如果输入123456789(长度大于5)结果为:
虽然正常显示了,但是系统提示程序崩溃了
如果不能正确使用gets()函数,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就如上面我们看到的,输入字符串的长度大于缓冲区长度时,并没有截断,原样输出了读入的字符串,造成程序崩溃。考虑到程序安全性和健壮性,建议用fgets()来代替gets()。如:1537C 输入 & 输出
linux系统下需要这样编译:不支持 gets 与 puts, 需要用 fgets 和 fputs。
将以下代码放到 test.c 文件:
编译执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1536C typedef
typedef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复杂的声明定义一个新的简单的别名。用在回调函数中特别好用:
1. 原声明:int *(*a[5])(int, char*);
在这里,变量名为 a,直接用一个新别名 pFun 替换 a 就可以了:
于是,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2. 原声明:void (*b[10]) (void (*)());
这里,变量名为 b,先替换右边部分括号里的,pFunParam 为别名一:
再替换左边的变量 b,pFunx 为别名二:
于是,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
由 typedef 定义的函数 pFun,为一个新的类型,所以这个新的类型可以像 int 一样定义变量,于是,pFun a[5]; 就定义了 int *(*a[5])(int, char*);
所以我们可以用来定义回调函数,特别好用。
另外,也要注意,typedef 在语法上是一个存储类的关键字(如 auto、extern、mutable、static、register 等一样),虽然它并不真正影响对象的存储特性,如:
编译将失败,会提示“指定了一个以上的存储类”。
1535C typedef
用 typedef 为数组去别名:
表示用 A 代替 int [6]。
即:A a; 等于 int 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