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老妇七十馀,眼中流泪口中呼。丁男征戍无生计,妇姑开荒种田地。
东邻西舍惜犁牛,朝朝辛苦在田头。种成禾黍连山谷,秋来望收未曾熟。
今朝军马忽过来,践食无馀真可哀。但使官军却彊敌,免得丁男守烽堠。
今年饥苦何足怜,明年无事多种田。一年耕有三年足,更得眼前见骨肉。
仆夫促严驾,晓发銮舆先。避彼鸡鸣道,迂回由东山。
山险历层叠,路狭经万盘。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俯视蹴飞鸟,仰望扪苍天。谷崖莽无路,下马相攀缘。
崎岖几回转,犹在数里间。旌旗蔽云日,剑戟森林峦。
憩阴摘山果,㪺壑漱清泉。试看荷戈士,飞走轻飙旋。
边关虽迢递,大道亦便便。既违澹台志,驱驰固宜然。
悠悠日将夕,始及见平川。未知足力倦,飞骑得前奔。
疾风觉后随,倏忽达军门。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欢。
愿言励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师奏凯,辛苦马足论。
清跸驻沙城,玉帐淩高丘。团营百里静,日已明戈矛。
田家惜筋力,禾黍尚未收。盲飙吹沙尘,泱漭烟云浮。
晚景风稍定,天宇澄素秋。辕门得随步,延目遂夷犹。
近瞩鸡峰秀,净见浑河流。去适山水情,返值公与侯。
撝诃盛驺从,意气赫道周。古来说良将,不贻明主忧。
岂伊重高爵,激烈著嘉谋。裹革志何壮,据鞍心未休。
一身岂复惜,百代声名留。迟回白日下,欲言无与酬。
俛仰气益奋,把笔试欲投。拔剑坐深夜,寒光冲斗牛。
何当一搴旗,兵气扫旄头。归悬藁街邸,歌舞颂皇猷。
铭功在彝鼎,彼哉不怀羞。
鸡鸣别京邑,日落出关门。山深路逾险,夜黑不待曛。
崖壁上崇崒,涧水中潺湲。虚疑蜀川涌,实恐地轴翻。
崎岖历险㠋,窈窕经屈盘。微雨飘然至,风劲中夜寒。
仆夫倦前进,欲留山下眠。徘徊望陵谷,万籁俱萧然。
岂不念夕息,銮辂驻我前。疲马顾影嘶,月出高林端。
行行险阻尽,豁焉见平原。旷荡纵游目,始觉天宇宽。
初日照大营,百里戈戟攒。行营列侍从,喜遂瞻天颜。
祥飙捲旌旆,瑞雾霏林峦。得趁属车尘,安知行路难。
入门问姓名,知我是儒官。延我入席坐,取茶为我传。
劝我勿深忧,谓我且自宽。从容意渐密,气和言甚温。
日落门已闭,但闻铃铎喧。唤人为扫地,铺榻近床前。
举灯自起照,避湿已就乾。中夜复相呼,问我眠可安。
清晨邀我起,颒盥同一盆。念此慇勤意,岂啻弟与昆。
白首犹按剑,倾盖如旧欢。平生易为感,况尔危难间。
而能脱流俗,相与出肺肝。浮云多变态,苍松知岁寒。
感激何由报,申此平生言。
将军一生胆气雄,六韬三略蟠心胸。閒来校猎拥貂虎,城西倏忽又城东。
弯弓走马如惊电,草头云外人不见。射鸿弹雁应弦落,杀狐逐兔随风转。
昨闻虎来五里冈,出门飞骑何鹰扬。指挥猛士尽踊跃,直前杀虎如刲羊。
有时嬉游到乡里,千村万落争迎喜。挟弹归来乌欲栖,日落营门暮烟紫。
自是名家富贵人,何幸遭逢明圣君。岂肯偷閒度时日,长怀报国树功勋。
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雨多十日未开门,前头草色连荒村。
故人不来老却春,山阴独立愁将昏。忆我初游上京国,君独看人惜离别。
凤台旅思逐春云,剡曲閒情对秋月。几日归来接故园,愿分邻舍对柴关。
访旧多寻溪底棹,看云不厌门前山。山家烟火人来去,野水孤村自成趣。
仄径长留松竹阴,低檐近引藤萝雾。草深沙路不堪行,迟尔幽居须待晴。
传语先题数行字,有窗多听晓莺声。
白云飞绕秦川山,山中人与云俱閒。黄金满籯未足贵,贮书万卷不为难。
书日益多心益喜,欲把箕裘遗诸子。天上楼成忽见招,身后经传竟谁是。
丁宁为语结发人,我死儿存书可亲。莫言孤寡即消落,当知富贵须辛勤。
妻贤子孝念遗训,下帷读书初发愤。十载犹闻佔毕声,九霄忽睹鲲鹏运。
虎榜春题姓字香,簪缨曳绂在周行。乌府争看新锦绣,白云还忆旧山房。
山房书在人已逝,慈颜远隔萦离思。一望云山更怆神,独宿霜台不成寐。
昨来北阙荷恩荣,褒封应慰倚门情。郎官追赠贲幽壤,昼绣东来别上京。
上京渐远云渐近,浙水东头是乡郡。昔年猿鹤骇衣冠,此日风云护门径。
綵衣舞罢望天门,思将忠赤答君恩。焉能久作林泉客,还欲离家辞白云。
忆昔少年读书处,野竹苍松蔼云雾。下帷尽日绝烦嚣,开帙临窗得深趣。
荜门蓬户霏岩烟,溪壑犹为静者怜。孔明有意吟梁甫,扬子留心草太玄。
清风最好穷今古,焚兰映雪甘辛苦。十年游息无与伦,数亩林泉自为侣。
君不见狂侠儿,轻裘骏马纷相驰。白日群游几人伴,青楼一笑千金资。
又不见富家子,锦衣珍馔矜豪侈。堂上歌钟遏晓云,门前车马如流水。
但誇意气恣所为,一字从来都不知。羲和西飞花落地,昨日繁华今日非。
以兹感激志犹勤,踪迹频年不出门。长杨赋就人始羡,金榜名成谁不闻。
自从作官别乡井,羁思离怀不能屏。故令图绘坐中看,咫尺江上觉寥迥。
粉署长閒乐有馀,朝回对此形神舒。倚槛浑惊蠹鱼起,临潭宛见鲛人居。
大夫出身事明主,报国何心怀旧土。却笑吴中张季鹰,独忆秋风便归去。
吾观冯子好胸襟,画图幽意颇难寻。欲将蠹简树勋业,不负当年一片心。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