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谦牧还任黔江
明代: 李时勉
作县三年政有成,东来万里到神京。褒书已荷天边宠,归棹还从峡里行。
暑雨离亭看柳色,秋风客路听猿声。黔江江上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送谢谦牧知黔江
明代: 李时勉
京华燕集几论文,作宰南行忽离群。鸣佩自应辞圣主,过家喜得拜严君。
金台凫影三秋别,巫峡猿声两岸闻。自古循良多善政,须令黎庶乐耕耘。
病中偶成
明代: 李时勉
去年病发到今春,春夏炎蒸病又新。窗下检方无验者,眼前知己有何人。
通宵药鼎常存火,五月绵衣未去身。不是平生甘寂寞,可堪衰疾更长贫。
宿螺山庵
明代: 李时勉
庵屋幽僻静无哗,十里青山一径斜。旧引泉流长绕涧,新移茶树正开花。
荒田草合多寒雀,旷野林稀少暮鸦。日夕相看谁是伴,清风明月与烟霞。
连日行舟大东风
明代: 李时勉
长风吹河水倒流,对此如何销客愁。半日才行三十里,几弯还见一孤舟。
商船屡过询名姓,驿吏频来问去留。计日算程关路远,菊花时节到林丘。
十八日发张家湾
明代: 李时勉
杨柳初青黄鸟鸣,长河两岸绿波平。乍从客路看帆影,还想君门听漏声。
七十挂冠虽称意,五云回首尚关情。深恩未报身先老,俛仰乾坤愧此生。
谒孝陵
明代: 李时勉
桥陵一别恨归迟,松柏青青似旧时。汉室规模长在想,鼎湖云气不胜思。
仪文尽洗前朝弊,礼乐终为后代规。对越威灵在天表,壮年不遇老来悲。
七夕喜晴
明代: 李时勉
尽说穷阴七月多,忽惊此夕见明河。欲令霄汉星辰会,不遣阳台云雨过。
士女茶瓜争乞巧,天孙机杼暂停梭。可惭独守潘生拙,圜圄诗成只自歌。
章郎中送茶
明代: 李时勉
雀舌金芽玉色鲜,贡馀独得大夫怜。寄来春日闻雷动,采摘云林禁火前。
手阅香逾仙掌草,鼎烹味胜惠山泉。玉堂曾是誇风韵,何似陶潜乐醉眠。
李时勉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