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尘不去鼠行几,划见巨然与千里。修眉拂略远意开,碎点孤烟树如荠。
髯龙郁郁新翠摇,我觉郑公殊妩媚。悬知自是栋梁具,岁晚霜雪须饱试。
旧闻北岳钟冱寒,长松造天冰裂地。苍皮玉骨不受冻,礧砢千丈世绝拟。
谁能为我试貌取,奇姿伟状来眼底。张君平生饫所见,雅复爱此秀而美。
虽然莫作差池观,老壮险夷同一致。
南湖山人小戏剧,夜半钧天闻拊击。音节疏宕凤起舞,至今笋簴遗枞业。
君来访古用此时,地老天荒何处觅。矻矻渡尽涧与冈,确荦径微予趾棘。
重华忽已三千载,凤鸟一去无消息。石兮石兮奈尔何,搔首湖漘徒伫立。
群仙拍手相劳苦,但知簸空吸寒碧。殷勤问翁今何如,方瞳炯炯映丹颊。
颇记三生石上无,读书双趺雨苔涩。归来举似翁一笑,飞鸿踏雪那可忆。
子其为我谢群仙,不妨天游复八极。袖中行记真画图,留向人间作奇特。
洪崖先生住何许,支离拥肿之为伍。萧然行李偶出市,束书瓢剑略可数。
自谓生在三皇前,野鹿标枝何太古。当时但以结绳治,书中正复作何语。
舆马络头亦复来,雪精胡为絷绁具。只呼张老无不可,面谩三郎直戏侮。
承平无事相娱嬉,力追遐风来湛露。一朝恍惚思草昧,此意似已厌繁膴。
千村万落荆杞生,宛是洪荒一风土。袖中纸驴不吃草,拍手还向洪崖去。
穷浩然,老摩诘,平生交情两莫逆。也曾携去宿禁中,堪笑诗人命奇薄。
只应寂莫归旧庐,此翁殷勤殊未足。作诗借问襄阳老,诗中犹苦忆孟六。
悠悠江汉经几秋,一夕神交如在目。分明写出骑驴图,丰度散朗貌清淑。
更有个倜一片心,不是相知那得貌。行行复行向何许,酸风吹驴耳卓朔。
向来十上困旅尘,驴饥拒地愁向洛。不如乘舆且田园,万山亭前大堤曲。
鳊鱼正肥甘蔗美,鸡黍可具杨梅熟。一樽相与寿先生,醉归勿遣驴失脚。
平生爱山苦趼足,况此对面美冠玉。也曾杖屦极跻攀,稍度湾埼转虚曲。
径踏青螭脊上行,所历渐高山渐束。红亭白塔出湖外,下瞰诸峰等臣仆。
祖禅晏坐服生狞,法席宏开俨清肃。何人梵呗呼僧定,划然透户如击筑。
浮岚暖翠忽纷披,依依精舍傍修竹。至今犹作咿唔声,饱食颇惭空洞腹。
崎岖竟日亦已劳,应接满前端为目。道人对境了无羡,折脚铛中煨脱粟。
小立为尔起深悟,愿事扫除甘播掬。峥嵘岁月苦难记,三寸稚杉俄立鹄。
山中老宿亦向尽,访旧无人空感触。细评道人似豪家,台殿耽耽枕岩谷。
当时气象雄一方,谁教劫火烧糜竺。十年旧观未全还,金钱奔走倾缁俗。
何山试问何所有,一溪清泠嗽寒绿。入门使我意也消,不省人间有华辱。
殆是高人胜士徒,山灵笑许兹论笃。旷荡幽深两俱胜,胡不重游勇奔鹿。
多病欢娱久去心,良辰美景宁相属。昏昏午窗供坐凉,跳丸西走白日速。
夜来可奈风雨尽,尽力催花亦良酷。痛杀新红三万片,园林惨澹馀老木。
作诗遣愁愁未遣,那知翻作愁根窟。古人真欲焚笔砚,苦语殆可书绅笏。
颇怜阮屐共嵇锻,更笑周妻与何肉。留连一物即是碍,羡君开襟少嚬促。
爱诗乃复宜相似,句语卓荦光透幅。倦还始觉心和平,人生有手莫操牍。
此邦自是高阳里,陈太丘家好孙子。十年闭户养隽声,我先子后一时起。
前时送兄今送弟,綵衣拜亲亲为喜。人言昆令而季强,羡君清标如玉峙。
善和尚有千卷书,一一穷探亲夜几。新诗那更翻手成,便当拾芥取青紫。
小营甘旨束书去,且烦私淑青衿士。天公应念友于情,任国相望才尺咫。
苏州明白照两县,正好高吟清影里。吴江定作对床留,笑隔垂虹脍鲜鲤。
托好我已三世深,待老敢当二生侍。萧萧风雨起送客,万里飞鸿看双眦。
端明老子旧家声,一举先鞭从此始。
君能匝腊过苕水,我正绝湖寻橘里。人生有数会不免,先后差池数日耳。
天教新年暂相见,握手如获丹与砥。略似德公上冢回,径入就谈倾底里。
如闻前月清兴发,杖藜晓对南山起。苍官掀髯自虹举,清流照影时鹄峙。
我归已晚不得陪,脚中平生信有鬼。独留诗卷使我和,思枯预怕搜脂髓。
小溪深处是何山,藏机一句无多子。当时言下谁领会,只认泉石为对履。
至今遗迹记东坡,遂使此山同畏垒。拟议固已输一筹,跻攀锐欲穷寸晷。
真境不乐有无间,更使高人为标指。先生醉归方熟睡,冻蝇一任钻故纸。
长城大雄古刹里,一庭老蘖质已死。依约仅见左纽纹,垂柯布叶乃如此。
相传云是陈朝桧,欲论往事皆死鬼。冰悬雪跨黄尘尽,何烦皂荚相料理。
只应孤根铁石坚,不怕如壶之赤蚁。四旁那复有生意,生意却从中心起。
陈氏机浅根枝弱,虽有子孙何足倚。峥嵘霸业随手坏,五传不堪重屈指。
君语居然多硬语,千载兴亡杂悲喜。隋唐而来尤可感,区区未数钱与李。
斯人宗工国司命,容斋有容静斋静。海涵岳峙俱伟人,心同道同不同姓。
向来先后持玉节,共仰福星在吴分。一公归领集仙班,一公继登六鳌禁。
大名本是宰相职,高搴书帷地步峻。导密亦是翰林长,快埽槐厅消息紧。
天教两翁转鸿钧,赤子到头合苏醒。东南秀士颇不乏,当年著意极搜引。
而今造化况在手,想见姓名犹见省。石生已起有温生,我爱莫助德怲怲。
苦为百草忧春雨,坐待风霜发苕颖。
病翁禁酒仍禁脚,不省人间有行乐。主人善最客善之,邀我来同鸡黍约。
清樽快吸船落琭,颇悔从前谢杯酌。故人久别如此酒,一时倾倒慰离索。
更擘新笋供春淘,狐泉槐叶未须学。殷勤入鼎煮过熟,老饕恣吞不劳嚼。
人生难得是合并,开口一笑良不恶。呼车载我雨中归,阿香推车散飞雹。
分明戒我轻破戒,故把春衫都湿却。我亦投床作雷吼,无数残红枕边落。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