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好颜色,膏泽难为政。凉风动翠袖,牵萝发高咏。
贾生六太息,弇州九薄命。怀芳不自媚,浮云安足竞。
煎兰香不歇,折玉有馀映。道丧甘曳尾,物变犹存性。
何不下珠帘,当窗握金镜。莫惜露华滋,独照明妆靓。
我从马头来,磥砢森万象。九折到平衍,始敢释筇杖。
禾黍自油油,流泉草间响。款步得从容,已作出山想。
岂知途穷处,巉岩落千丈。岂知阡陌下,翻作巨灵掌。
岂知沟洫水,忽效奔雷放。岂知丘壑边,猿鹤竟难上。
遂登一览台,瞻顾忽若爽。武夷卅六峰,如马争腾鞅。
勒辔孰收之,驭者在三仰。泛舟游九曲,乃如鱼入网。
不陟天游巅,萦纡徒惝恍。昨在碧霄院,大叫得真赏。
今日来天游,人言信不罔。独惜黄老衰,观阁成荒壤。
惟有中山堂,宏规起博敞。日月所光华,风云所涤荡。
哲王德所标,国父魂所享。
昧旦入幽谷,曲径封苍烟。文竿滴寒翠,霜皮凝古涎。
涧鸣轮转毂,风动夔怜蚿。曳杖惊传响,沾衣惜屡褰。
浮阳岂吝照,层阴宁久悬。隈隩忽开霁,岩壑更丑妍。
气通腾野马,日炙迁啼鹃。豁蒙极遐览,游情良自便。
行穿天井底,蹑彼云路巅。欲寻碧霄洞,用访琼琯仙。
抗心参物化,得意夺言诠。遥峰肃三仰,孤怀伫一宣。
朝日未登岭,轻箄已入谷。偶逢山外山,遂得曲中曲。
星罗石磈礧,锦皱水洞洑。岚气欲浮沉,清音自涵蓄。
倘有秦王女,弄佩响琼玉。拨棹遵回渚,窥林见平陆。
搴裳越层阜,散策入修竹。芳草藉微熏,粉箨解新绿。
茑萝依乔松,葛藟奄樛木。白花高莫攀,翠鸟近相逐。
零露屡沾衣,横潦时侵足。谢客虽无闷,伐道亦惊俗。
纡步觅来径,结想频回瞩。何时遗世网,一椽寄茅屋。
武夷旧是清虚府,玄化升真仙所驻。不知何事忆红尘,游戏人间毋乃固。
考亭夫子宋尼父,欲为经书作疏注。寻幽选胜入山来,赏心烟雨平林渡。
绛帐初施黉宇开,一片榛芜绍邹鲁。老而弥笃为无{肙},惊走神仙不知数。
丹炉零落药房闲,鸾凤移家鹤回步。时有幽花堕讲筵,更不亡羊入歧路。
朅来五代一千年,世变纷纭失经度。诸侯骄蹇客纵横,博士支离士纨裤。
久无霖雨润苍生,岂有恒心究坟素。夷狄交侵王室微,道德沦夷儒术误。
晚对亭前夕照殷,寒栖馆里芸签蠹。精舍全成羊豕栏,斋寮半种桑麻树。
粉醒碧瓦旧祠堂,清霜紫电新兵库。金人摇手戒三缄,铜兽当关悭一顾。
仙踪缥缈既难追,贤迹凌迟亦成故。玉笙铁笛两无依,冥冥鸿飞我何慕。
大宋丞相李伯纪,游仙馆岩发高议。谁言孤陋解成仙,仙人亦有弦歌地。
吾闻此语心不夷,惘然欲隳临渊志。少时日日拟雕虫,朴散神亡始成器。
门前范叔老饥寒,江表袁生益蕉萃。正须反道辞风尘,嚼蕊餐霞杜人事。
去逐洪崖御八荒,陟降云宵任遨戏。谁知犹不废诗书,一卷仍为形影累。
寻思此事必不然,岂有神仙自穿鼻。忘情太上为无为,圣犹可绝智亦弃。
阆苑何尝有学堂,孰肯咿唔徒乱意。层城遥起白云间,有几可凭床可睡。
笙鹤来时柏子馨,苍虬去后苔钱翠。仙人行馆寻常有,却被庸人妄标识。
馆字何须训学堂,从此玉皇有洙泗。秀才不解蓬瀛事,比物狂言丑其类。
劝君莫信丞相言,丞相亦从秀才致。
凛凛黄次公,治道称平肃。让畔不拾遗,经年无刑戮。
米盐设条教,诇诘入阴伏。吏民不敢欺,乃知乌食肉。
帝曰股肱良,赐盖高于屋。惟有张京兆,犯颜拜章牍。
汉家任律令,感义人知服。诈伪奸名誉,浇淳乃散朴。
一发中其私,丞相色为恧。岂知千载下,十羊从九牧。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