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讲多暇豫,溪山足临眺。清泉漱白石,丽日泫光耀。
野渡舟自横,任客弄兰棹。竹竿何籊籊,取以供垂钓。
游鱼来即逝,遥惊村女漂。山花颤微风,天然颜色好。
采采不觉远,樵径多纡绕。丛祠无香火,残壁画犹妙。
便欲呵天问,神前掷环珓。幽寻兴未阑,鸦背明斜照。
曳杖归去来,得句足吟啸。
空山长日静,入夜群动生。商风吹万窍,竞奏笙竽筝。
雨过洪水发,溪喧为天倾。虚室蚊聚閧,空阶蚊争鸣。
络纬促懒妇,子规啼月明。狐狸蹑田鼠,兔奔伏雉惊。
啄木长苦饥,觅食恒丁丁。老鹳作鬼笑,格磔何狰狞。
此间天籁胜,人籁莫与京。老夫不能寐,鱼目到五更。
显学在都邑,弦歌出华屋。自非避寇乱,何事到岩谷。
山神土主庙,焕然成庠塾。此来亦胜缘,化育践耕读。
秋登喜大有,师徒助收谷。牛从宁戚饭,豕效承宫牧。
多能贵鄙事,贻讥昧麦菽。励志勤四体,流风继白鹿。
一雨溪暴喧,渡溯各阻绝。散策缘溪行,荒径半明灭。
洪流卷白波,高秋净岩列。十里不见人,蛙鼓亦亲切。
大鍊隐幽谷,居民生计拙。祖孙执世业,放木编竹篾。
重茅得休荫,箪瓢犹堪设。不闻城中事,安知海寇烈。
嘅余遭世乱,远来求餔啜。椿萱不得侍,妻孥不能挈。
顾彼羲皇人,不觉五情热。固穷亦无计,俯仰愧前哲。
宵来客话闽江险,姑妄听之疑过情。平明启碇更西上,大江遥作风雨声。
烟消日出照波路,嵯岈碨磊纷纵横。奔流疾于李广箭,射虎没羽三军惊。
涛轰浪决高于屋,雷呴电激蒲牢鸣。喷沫四散溅石骨,琼林霏雪飘梨英。
南溟鲛女泣秋月,泪珠迸落琉璃罂。前滩桀?后滩踞,回湍一注如建瓴。
西风夕埽洞庭树,井陉夜战淮阴兵。暗滩伏礁不可见,孽龙潜隐尤狰狞。
珠旋凡转作涡淃,鹅毛不比千钧轻。一滩在南一在北,犬牙参互相虚盈。
苍峰两岸森如束,欲无冬夏迷晦明。孤猿独鹤自酬应,枯藤古藓纷缭萦。
方苏喘息弪鬼薮,俄然色变临猴坑。篙师叱咤动山谷,仆仰起伏互推撑。
齿牙震震背欲裂,终朝唯与寻丈争。纤夫挽断如椽绳,大树不为蚍蜉倾。
吾舟鼓输运神力,扬鳍掉尾如游鲸。吹涝弄滆恣呼哈,羊肠诘曲容与行。
行人犹恐阳侯怒,魂摇意夺心怦怦。回头更看下水船,棹歌閒发沧浪清。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施蛰存博学多才,兼通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成绩。有《施蛰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