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如文人,精华不可刊。而其秀杰气,常在水与山。
华山翠天表,五岳让高寒。当其匠意时,百灵穷肺肝。
琢以月天斤,洗以银浦澜。抺以洪濛烟,照以日月丸。
十二楼五城,处处映青鬟。尝恐诸仙人,鹤辔憩此间。
天风刷毛羽,千里佩珊珊。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南风捲地昏,拗折道傍树。吹面如有痕,欲拔髭须去。
此地足黄沙,易作风神怒。冈陵忽变迁,老马不知路。
日暮憩邮亭,颜面都非故。盆水贮渗泥,双眼出烟雾。
诘旦过沙河,未至心见怖。何事太行山,酣沉了不寤。
岂无一掬波,浣此秋空污。梦中排九阍,芒履沾云絮。
投箠击眠龙,惊起如飞骛。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