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解释:到具体事物中寻求至善,如此就把义看成是外在的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解释:无论如何“格物”,其重点都应摆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先生教人处事待物,必先明其理,顺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则事公也。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解释:真正学问到家的人,知道了一个善的道理,是马上就会身体力行的。
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解释: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并达到惟精惟一的程度就是至善。当然了,至善并未与具体事物相脱离。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解释: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经历痛了,才知道痛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
解释: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就是心灵体验的一切,“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感知的范围就是我们存在的世界。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 《传习录·卷上·门人薛侃录》
解释:保持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脏在疼痛,注意力都被这种疼痛吸引了,哪里有空闲说无意义的话和管无意义的事。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解释: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委曲谦让,宽厚待人。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解释: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解释: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