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屋老灶有神,民争祠之日宰烹。师与门人偶经行,即而视之因叹惊。
此唯土瓦和合成,是中何从有圣灵。以杖敲之辄堕倾,须臾青衣出笑迎。
谢师为我谈无生,言讫登空如鸟轻。门人问之拜投诚,伏地但闻破堕声。
君看一体情非情,皎如朗月悬青冥。未證据者以事明,鞭草血流石吼升,涅槃门开见户庭。
老安怜儿为作名,金屑虽贵翳眼睛。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遗风至今,秋霜烈日。
我初瞻像,再拜稽首。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冀公一吒,脑破胆陨。
呜呼公乎,再见无由。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以如是观,觉知见闻。性等太虚,卓然而存。示其身世,如空忽云。
应缘上洛,寄名李氏。在龆龀中,俨大乘器。坐必跏趺,行必直视。
十二落发,二十受具。能于诸佛,放身命处。解衣盘礴,从容笑语。
江西指佛,即心最的。初亦不然,回首乃识。如眼照物,了證无惑。
燕坐并汾,声动天壤。有所问诘,戒莫妄想。两朝致敬,累召不往。
终不得已,别道以行。盖视死生,洞若户庭。出入去来,物莫能撄。
众生拘囚,如蝇唾污。公如香象,卓立回顾。摆坏缰锁,自在而去。
公之所养,一至于兹。人英僧杰,龙章凤姿。谥曰大达,宪穆之师。
以实问答,空可青黄。以意求道,神落阴阳。阴阳不测,脱略阴界。
青黄摸画,果因不昧。我有大机,佛无密语。如师子王,露地方踞。
称性文字,随分丛林。如以妙指,发和雅音。同世之波,寿九十二。
护持心宗,谥曰大智。
情根无功,意识无作。现量圆成,见闻知觉。如镜受灯,光无坏杂。
烈火焚烧,河流湍逝。谷风怒号,大地依止。俱无知思,亦复如是。
此涅槃门,如鼓涂毒。曹溪挝之,闻者僵仆。以椎授公,万像惊缩。
光明之语,粲如日星。精严之行,清如玉冰。惟不传者,与空相应。
我初学道,如握与拳。晚乃觉之,如手安然。有时而用,搏取大千。
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
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
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冠巾传心即俗真,方隅示法即事理。
只将枣柏荐斋钵,我来阎浮非著味。自然光明生齿牙,我谈辞章皆实义。
佛子授汝以显诀,一言便足超十地。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有离异。
圣贤酪生凡乳中,只由观照戒定慧。是谓大士同体悲,令我顿入一切智。
作大佛事遍尘刹,华藏界中容顿辔。以空为坐礼十身,以愿为舌说千偈。
如以花说无边春,如以滴说大海味。稽首世间妙莲华,愿常清净出泥滓。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