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丰田野欢,客子亦少休。糟床有新注,何事不出游。
春云翳薄日,磻石俯清流。心目两自闲,醉戗不惊鸥。
茅蒋谁氏居,鸡鸣隔林丘。曳杖叩其门,恐是沮溺俦。
但苦鴃舌谈,尔汝不相酬。筑室当为邻,往来无惮不。
澄江可寓目,长啸忘千忧。傥遂北海志,馀事复何求。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吾蜀士尚气,凭陵以相高。傥无胜己友,便绝平生交。
诗书将吾军,道艺恃所操。宁甘毙百战,讵肯挫一毫。
气俗未易改,波澜到方袍。世鹏此其流,何止事风骚。
我观浮屠法,成佛须我曹。荣枯寄梦幻,生死真鸿毛。
恨子太孤直,崭然出蓬蒿。须防斤斧厄,且为声名逃。
空山人迹少,晏坐狐狸嗥。三年再见子,庶其免风涛。
百川赴东海,如走万国朝。横岫列嵩岱,众山失岧峣。
吾道岂不尊,凛然干云霄。斯文有盟主,坐制狂澜漂。
天实相我公,高卧不知招。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
末学病多歧,寝令世俗浇。申商日充塞,仁义愈寂寥。
造物真有意,俾公以后凋。群邪终放郑,正始会闻韶。
过也匪私祝,彼苍自昭昭。后生方有托,未用忧箪瓢。
南行几万里,亲旧书亦缺。谁知倾盖交,乃胜白头节。
去国日已远,凄凉瘴烟窟。未著绝交书,已叹交游绝。
门前空雀罗,巷语纷鴃舌。怪君一事无,访我此穷发。
自怜甑生尘,每愧羹屡颉。何以为子娱,江水清可啜。
男儿重志气,勿使变穷达。宁甘一瓢乐,耻为五斗折。
火急数相聚,回头君欲别。一榻当再悬,重来为君设。
阴功若以物假人,酬而不酢非所闻。丙吉于公德在民,皇天有善初无亲。
自我高曾逮公身,奕世载德一于仁。遇苦即救志劬辛,岂择富贵与贱贫。
久推是心诚而均,可贯白日照苍旻。譬如农夫耘耔勤,自有丰年穫千囷。
公何屡困蝇与蚊,身虽厄穷道益信。天不俾之爵禄新,琢磨功行真人邻。
直言便触天子嗔,万里远谪南海滨。朝夕异引存吾神,两仪入腹如车轮。
罗浮至今馀怪珍,稚川药灶隐荆榛。飞腾涧谷不可驯,月道或肯来相宾。
区区功名安足云,幸此不为世俗醺。丹砂傥结道力纯,泠然御风归峨岷。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冥冥天水吞为一,夜依北斗占南北。危楼时吐蛟蜃气,半山忽隐长鲸脊。
起看樯头雉尾转,一帆千里日未足。此身何止轻鸿毛,到家始觉是真肉。
怪君胡为冒此险,象犀珠玉非所役。凛然风义照古人,尺书为我通消息。
我似当时常校尉,掘鼠餐毡从属国。茫茫海阔雁不到,长欲系书空悯默。
凭君为语诸季孟,耐事忍惭真子职。面唾勿嫌解自乾,盗金却偿安用诘。
杜门只作田舍子,地往江乡乘下泽。三吴想见稻如云,舶还时救陈蔡厄。
我先大夫东南游,六年云水穷抉搜。吹嘘人物到方外,伯乐未忍轻骅骝。
老师一见心相投,气味要是同薰莸。尘埃岂解埋珠玉,自有宝气干斗牛。
作诗为文尽馀事,劲节凛凛横九秋。俗子欲交辄掉头,我友天下第一流。
虽遭谤骂不少避,年世久已同浮沤。我昨南来自炎州,师亦方解钟仪囚。
握手流涕古汴沟,生死骨肉我未瘳。众人见弃谁相休,累然独处空山幽。
忽闻剥啄师唤我,洒扫茅堂三日留。行行吴越有旧隐,明年当泛西湖舟。
赠言乃是朋友义,敢效儿女空绸缪。夜光明月宜自收,虎文豹缬非身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