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题纯庙御画石芝图
清代: 翁同和
天上图书聚大罗,臣家缉颂首猗那。欲知圣藻超唐宋,不屑长笺斗颖波。
一骑送诗烦唱和,十年佚老自婆娑。从来忠孝流贻远,多少丰碑字已磨。
春申舟次偶成
清代: 翁同和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落时。四裔竟将魑魅禦,寸衷尚有鬼神知。
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深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平生六凿溷天游,文囿名场亦暂留。江上偶然馀一秃,世人犹自说三刘。
薄寒正蜡寻山屐,夜雨偏回泛剡舟。万众天涯同怅望,岂容宋玉独悲秋。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一沤一发一如来,处处圆明性地开。难得甘黄挛下泽,莫因寒拾钝天台。
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山鸟不知吟啸事,看人开卷辄疑猜。
游秦氏林塘次汴生子禾韵
清代: 翁同和
居然青雀系蓬门,旋觉轻桡雪浪喷。暗水过湖偏作态,好云罥树太无根。
入秋花似将归客,和韵诗难不著痕。便拟放舟东海去,胸中云梦已全吞。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一
清代: 翁同和
吾生辞墓不辞家,未敢忘情且避哗。畏此简书行有日,溷人笔劄浩无涯。
君亲担荷微躯弱,身世艰难去路赊。正合迟迟偏汲汲,辛峰凄断白云遮。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二
清代: 翁同和
三百年来第一家,修篁古木静无哗。先生东郭兼南郭,处士山涯又水涯。
好事每愁花易落,留宾不厌酒频赊。梅颠绰有元龙气,尚恨窗棂面面遮。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三
清代: 翁同和
先公昔主隐君家,镫火秋堂弦诵哗。三万七千到今日,东西南北总天涯。
孤儿白发音容渺,老树孙枝岁月赊。此榻若因徐孺设,莫教去后网尘遮。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四
清代: 翁同和
偶游汗漫即浮家,来听尘中市语哗。小阁滞人天又雨,片帆迟尔水之涯。
鲥鱼香稻常年足,破铁枯铜到处赊。昨日八龙来鼓瑟,应知高会是无遮。
翁同和
(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FACESOHO知行者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