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宋代:吴儆
近现代:夏承焘
青史青山两寂寥。相看吟鬓渐飘萧。十年几负浙江潮。
浣溪沙 忆龙井扫墓所见
清代:谈印梅
箬笠鬟遮映粉腮。竹篮腰束绝尘埃。小姑相伴采茶回。
花气半萦岚翠里,露痕微湿笋衣鞋。见人和笑入堂来。
浣溪沙 桂
宋代:毛珝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浣溪沙 寄碧梧姊
桂月松风旧馆虚。秦中云树复何如。薄寒天气病怀孤。
半夜秋声千里梦,三年心事数行书。故园知我断肠无。
清代:蒋春霖
凤焙团成小盏分。一墀帘影静湘纹。柳梢蝉咽欲黄昏。
细竹方床蕉叶伴,薄罗衫子藕花薰。晚凉闲坐看秋云。
清代:严既澄
炫世风流梦已醒。过人哀乐尚纵横。不堪重话少年情。
万叠酸甜供点染,十年沾著误生平。长宵无计脱愁扃。
浣溪沙 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
清代:周之琦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浣溪沙 留别清晨读书会诸生
近现代:龙榆生
半载相依思转深。拟凭朝气起沈阴。生憎节物去骎骎。
细雨和风洒竹扉。凭栏心远湿云归。故山回首梦依微。
罥树花疏蛛网密,翻书人瘦虫鱼肥。病深愁重易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