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其二 戏拟闺情
近现代:陈小翠
一笑梨涡晕绛霞,鸾衫绣满折枝花。绿烟新鬓挽灵蛇。
浣溪沙
清代:孙云凤
小院浓阴绿更幽。鹧鸪声里夕阳收。枣花微雨酿成秋。
凉月玉箫怀旧梦,东风池草惹新愁。一春心事倚高楼。
浣溪沙 天竹
近现代:邓嘉缜
接叶交柯曲映遮。此君谁与醉流霞。错疑三两是桃花。
浣溪沙 其三 戏拟闺情
珠箔飘灯听雨眠,堕鬟花朵半枝蔫。为谁憔悴胜前年。
浣溪沙 移寓罗苑水榭,湖光接枕,画舸叩窗,兼有晨夕素心之乐,长言不足,写以短咏
近现代:夏承焘
湖上游人羡画阑。午风似酒坐忘还。帘波诗思有无间。
浣溪沙 月夜怀延公夫子
清代:范姝
庭竹潇潇弄晚风。月光如洗露华浓。瑶阶花影自重重。
非爱良宵清不寐,因怜归燕思无穷。夜深独倚画楼东。
明代:周兰秀
雨过池塘万绿生,微风吹满绣帘轻。远山一角夕阳明。
静里荷香来扇底,梦余蕉影倚窗横。关情何处玉箫声。
浣溪沙 春宵闻笛
清代:严既澄
昨梦低徊眷绮年。闻歌愁对落花天。绿阴阴地月初圆。
尚有风情怜肉竹,未教春色荡心弦。夜凉闲玩一庭烟。
谁打疏钟送夕阳。水如琴筑满虚堂。晚蝉更比水声长。
浣溪沙·甲戌三月三日侍世父木公、病树二丈游北新泾赵氏园。病丈有诗,予亦和作,更次韵得此解
近现代:袁荣法
细草高花各自妍。东皇作意放春颠。绿莎人语隔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