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宋代:秦观
浣溪沙
宋代:晏几道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宋代:姜夔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近现代:王国维
浣溪沙·姜女祠
清代:纳兰性德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浣溪沙(春夜)
宋代:朱淑真
浣溪沙·春色迷人恨正赊
五代:顾敻
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五代:孙光宪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五代:李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