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四
清代:项鸿祚
又是同云酿雪天,猧儿嫌冷唤愁眠。为郎憔悴有谁怜。
檀板倦翻金缕曲,绣衾虚费水沈烟。不应忘了过新年。
浣溪沙
宋代:朱敦儒
宋代:晏几道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五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平林漠漠远烟黄。
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儿家不合近横塘。
明代:夏完淳
柳色深深听晓莺,玉阑愁依梦分明,闲花斜落小钗横。
蝴蝶前生原夜合,杨花身后作浮萍,东风轻薄误多情。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六
半臂银蝉韵字纱,两鬟钿翠粉云斜。红丝穿泪沁琵琶。
几日绿窗闲睡稳,不知开到玉簪花。病来帘外是天涯。
浣溪沙 其二
清代:朱祖谋
谁辟毬场试马蹄。春坰小队暂提携。横枝冈路野烟迷。
西海有情添漏永,东风无力办花齐。相逢且唱白铜鞮。
剪剪猩狨试晚霞,斜风轻送七香车,倚阑低亸鬓云斜。
难道郎心风外絮,可怜妾命梦中花。月华流恨到天涯。
浣溪沙十八首 其十七
愁砑云蓝赋恼公,如今骨出似飞龙。四年惆怅杏花红。
天上人间春寂寂,东鹣相鲽去匆匆。相思无益悔相逢。
清代:顾翎
椒阁春寒掩绮屏。晓云如墨静愔愔。幽兰憔悴惜馀阴。
慵制红盐翻妙曲,奈教白博冷瑶琴。炉烟微袅一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