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萍影词》付梓,感赋
近现代:蔡淑萍
夜雨孤灯秋思深,小词只为写胸襟,一编旧稿十年心。
浣溪沙
宋代:姜夔
浣溪沙(拟梅川)
宋代:周密
清代:冯幵
携手红阑六曲阴。略无言语只沈吟。此情不为别来深。
小小悲欢都在意,轻轻寒暖也关心。记从相见到而今。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宋代:叶梦得
宋代:晏几道
宋代:向子諲
一夜凉飔动碧厨。晓庭飞雨溅真珠。玉人睡起倚金铺。
云髻作堆初未整,柳腰如醉不胜扶。天仙风调世间无。
明代:杨慎
风里桃花一阵红。一年春色又成空。可怜光景闭门中。
绝塞不知登览兴,故乡惟与梦魂通。倚楼病眼送归鸿。
元代:刘敏中
㶁㶁清流浅见沙。沙边翠竹野人家。野人延客不堪夸。
旋扫太初岩顶雪,细烹阳羡贡余茶。古铜瓶子蜡梅花。
浣溪沙(四用韵)
宋代:吴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