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幽居
清代:熊琏
小筑岩扉隐薜萝。山流翠黛水回波。窗间只有片云过。
红杏花时春酒熟,绿杨深处钓船多。月明谁唱采芝歌。
浣溪沙 其五
近现代:蔡淑萍
勘破大千纷念休,何须泥爪苦回眸,桑田沧海自悠悠。
浣溪沙
近现代:张尔田
兰被嫣轻语未通。障泥宝马锦嘶风。长陵小市旧相逢。
浣溪沙 其一 送余诠卿归雅都
清代:张慎仪
琐尾流离廿四霜。年年送客在他乡。峨崃山色雨茫茫。
驿柳依依如怨别,垂丝十尺系斜阳。离情更比柳丝长。
却下晶帘护水沈。檐牙时听响鸣禽。碧桃花发绿成阴。
浣溪沙 落灯后二日,维舟蟠溪新桥,水风冻烟,山雨酿雪。孤榜剪烛,怆怀旧游,慢赋此解
清代:周星誉
系榜蟠门薄雾收。水杨风软晓星流。临溪窗阁看梳头。
忽慢思量成往事,可堪漂泊助新愁。梅花细雨过苏州。
宋代:林淳
浣溪沙 其二 和胡玉津韵
泣露荼蘼满架香。香缘风线入虚堂。引来醉蝶一双双。
门外新霆惊蝶散,剧怜春色黯无光。愁城无处可相羊。
十里珠尘暖欲飞。黄昏催散烛龙归。天街踏马惜芳菲。
近现代: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