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或《浣沙溪》。上下片或上下阕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或上阕三句全用韵,下片或下阕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浣溪沙 春日故园
近现代:熊东遨
昨夜东风过柳溪,韭芽渐与麦苗齐。杜鹃一路向人啼。
浣溪沙
一枕松阴夏午凉,片时乡梦过衡阳。故园瓜豆半成荒。
浣溪沙(宝林山间见兰)
宋代:向子諲
浣溪沙(南湖望中)
宋代:陈亮
明代:刘基
半亩荒园自看锄,雨中时复撷新蔬。不须弹铗叹无鱼。
早息机心劳役少,懒闻世事往来疏。清风明月总赢馀。
宋代:杜安世
近现代:吕碧城
已信潮音是梵音,沧浪淘洗去来今。百年身世此沉吟。
浣溪沙 书怀
明代:叶小鸾
几欲呼天天更赊。自知山水此生遐。谁教生性是烟霞。
屈指数来惊岁月,流光闲去厌繁华。何时骖鹤到仙家。
浣溪沙 其二
宋代: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