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OHO知行者关注
诗文名句诗人古籍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孙子兵法·火攻篇》
解释: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忿而出阵求战。对国家有利才能出兵,不利就应停止行动。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篇》
解释: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看他的行为,在父亲去世三年以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的人了。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向国人征集,粮秣也不多次转运;向国内征取一次之后,就要从敌人那里求得补给。所以,军队的粮秣供应就充足了。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兵法·作战篇》
解释:换上我军的旗帜,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对于敌人的俘虏,要给予优待、抚慰和使用他们。这样就会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篇》
解释: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篇》
解释: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
解释:要使将士们英勇杀敌,便要激发他们同仇敌代的士气;要使士卒勇于夺取敌军的物资,便需借助于物质奖励。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孙子兵法·行军篇》
解释:敌人离得很近却保持沉默,这是依仗其地势险要;敌人离得很远却张牙舞爪地挑战,是想要引诱对方前进。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解释:善于防守的人,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仿佛深藏于地下一样;善于进攻的人,发动攻击,仿佛从空中下击,势如破竹。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篇》
解释: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到多少人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问题,不能不慎重对待。